重构酿酒酵母代谢高效合成脂肪酸类化学品

报告时间:7月31日,星期一,下午2:00

报告地点:生物楼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于涛,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weden

  报告人简介:

  于涛博士,2008年在山东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完成硕博连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干细胞与重编程,蛋白质降解异常与癌症。2015年到2017年在瑞典Chalmers理工大学Jens Nielsen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脂肪酸类生物燃料以及化学品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构建。代表性工作发表在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Biotechnol and Bioengineering等期刊。

  报告摘要:

  微生物合成是实现能源与化学品的可持续绿色供给的可行途径。本报告首先介绍通过系统改造酿酒酵母的脂肪酸延长系统以及引入异源分支杆菌脂肪酸合成酶系统,实现超长链脂肪酸(C22-26)的碳链长度控制。通过脂肪酸还原酶的筛选,实现了超长链化学品山嵛醇(Docosanol, C22H46O)微生物生产;并利用动态调节系统成功改善细胞生长,通过合成途径的重建,最终实现摇瓶中83.5 mg/L的山嵛醇特异性生产。第二部分工作通过模拟产油酵母的产油机制,系统改造了酿酒酵母细胞的初级代谢,包括构建强化以柠檬酸裂解酶为主要节点的线粒体途径增加前体供给,提高磷酸戊糖途径增加NADPH供应,以异柠檬酸脱氢酶为节点弱化三羧酸循环,重新分割碳流在能量ATP与前体供给之间的分配,确立并强化了“糖—油”代谢新模式,并进一步结合发酵策略优化,实现了自由脂肪酸的高效合成(34 g/L)。最终通过废除酿酒酵母“糖—醇”代谢的旧模式以及适应性进化,彻底实现酿酒酵母到产油酵母的重编程。

  报告联系人: 18T6组 周雍进

  联系电话:84771060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