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研究组:
为加快培养国家亟需的复合型交叉创新的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专业人才,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科技创新规律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计划实施“双碳”专业人才培养专项,鼓励科教人员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双碳”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双碳”目标和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本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一、项目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依托项目申请人已有科研项目或研究成果,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由申请人自拟题目进行申报。研究内容及成果形式包括:
1. 人才培养,包括以“双碳”与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通识教育课程,“双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建设,跨学科导师组制度建设,“双碳”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短期及继续教育培训项目设计及效果评价等。
2. 国内合作与推广,包括成立教研室、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实习基地、成立学科联盟、举办学术论坛、创办学术刊物等。
3. 国际合作与推广,包括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成立国际组织、建立国际实习项目、打造国际交流平台、举办国际研讨会等。
4. 科普,包括举办“双碳”相关科普活动,出版/制作科普书籍、视频、课程,培育科普教育品牌等。
5. 其他有助于提高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研究。
二、项目申报
本项目根据碳达峰碳中和的三大研究领域(碳排放与利用端、固碳端、政策金融端)形成三个组别,由项目申请人结合自身研究方向申报相应组别。
(一)碳排放与利用端
聚焦化石能源消耗巨大产业的节能减排研究,电力/热力供应端用风、光、水、核、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和非碳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研究,能源消费端用绿电、绿氢、地热等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工艺流程再造技术的研究,以及气相碳源深度利用技术的研究等,面向“节能减排”“新型绿能产生、储存和输运”以及“气相碳资源利用”等专业人才需求,探索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固碳端
聚焦通过生态建设和固碳工业技术(如:CCUS)等碳汇和固碳研究,面向专业人才需求,探索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政策金融端
聚焦碳中和的国家和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和机制问题及碳金融问题(含碳汇和固碳定价锚定物)等方面的研究,面向专业人才需求,探索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项目申报说明
1. 项目申请人(负责人):在拟资助院系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的研究人员。
2. 项目团队:鼓励跨学科、跨学院进行组队。
3. 限项规定:项目申请人(负责人)仅可申请主持一项,同时参与或主持不超过两项。主持项目未结题,不得作为负责人申请新项目。
4. 鼓励申请人基于已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或前期校地(企)合作项目进行申报。
5. 申请人需严格遵守科研诚信制度,认真填写项目申请书,确保填报信息真实可信。
6. 项目执行期限:1至2年。
四、考核与验收
1. 项目负责人应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并按要求提交《结题报告》/《中期进展报告》。
2. 项目负责人要严格遵照有关财务规定,合理使用专项经费。
3. 项目执行期间由项目资助经费支持人员所发表的相关论文、研究报告及成果报道等,均需标注“中国科学院大学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专项”(Supported by the Special Educating Project of the Talent for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of University of Chinese of Academy of Science)。
五、申报材料提交及评审安排
请项目申请人将盖章后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专项申请书》于11月6日17:00前交至/寄送至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西区办公楼325,电子版一并发至guihuaban@ucas.ac.cn,并抄送专项总负责人及相应分组负责人联系邮箱,邮件标题请统一命名为“项目负责人姓名+学院+xx端+项目名称”。申报项目将参加会议评审,由各组专家委员会负责人召集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并择优资助。具体事项将另行通知。
六、项目联系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联系人:韩林桅
电话:010-69671027
邮箱:hanlinwei@ucas.ac.cn
所内联系人:研究生部 杨华
电话:0411-84379457
邮箱:yanghua@dicp.ac.cn
附件:2023年度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专项申请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