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6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主办、我所承办的“物理化学青年学术研讨会”在能源基础楼一楼会议室召开。基金委化学科学部项目主任高飞雪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方维海院士,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我所所长张涛院士、副所长杨学明院士、包信和院士等出席了会议。近年来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来自全国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69位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口头报告和墙报交流。
会议开幕式由高飞雪主持,她指出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基金人才项目管理的需求,更是国家创新驱动人才策略的体现;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为青年科学才俊搭建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视野,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加快青年人才的成长。高飞雪还转达了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陈拥军对青年学者的几点希望:要保持科研工作的独立性;要养成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要保证科研环境风清气正。
会议邀请了方维海、杨学明、田中群、包信和作大会报告。方维海的报告在正确对待科研生涯中的得与失、德与专方面,给与年轻人深刻的思考空间。他鼓励青年学者多注重积累,不要过于强调论文数和论文他引次数,并指出在理论化学学科群体中,已经形成了和谐、注重科学的气氛,全力培养年轻人是大家的共识;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践行真正的科研评价,为创造优良科学环境做出贡献。杨学明作了题为“追求卓越——我的实验科学探索之路”的大会报告,指出年轻人要有梦想,要有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决心。为实现梦想而设立的远大目标,需要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科学研究中寻找重要的科学问题最为关键,不要迷信学术权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仪器的创新和特色尤为重要,要关注仪器研制的过程和细节以及科学仪器功能的开发和创新等。田中群一直关心物理化学学科的发展和青年人才的成长。他的报告不仅阐述了物理化学学科的现状,指出了物理化学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研究方向,还通过回顾自己的科研历程,鼓励广大青年学者秉承老一辈科学家不懈追求、不断创新、相互尊重、奖掖后学、虚怀若谷的优良传统,形成“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的科研文化,在发展中重视强调学风和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包信和分析了在科研过程中既要坐得了“冷板凳”,又要适时抓住“热点”的关系,通过自己科研工作中的两个例子,告诉青年学者科研要在坚持的同时抓住机遇、突破创新;要有明确定位和真正兴趣,打破长期排名和应试模式,用倒逼法计划人生目标,找到问题的关键和切入点,建立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搞好跨学科协作、相互学习,敢于挑战权威和笑对失败。
会议还包括48个口头报告和21篇墙报,议题涉及物理化学领域的多个研究方向,如材料科学、计算化学、理论催化、催化化学、反应动力学、膜科学、光催化、光谱学、生物物理化学、能源催化和仪器表征科学等。(文/毛佳 图/胡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