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华受邀出席诺贝尔微流控主题高端论坛

  6月5日至8日,由诺贝尔基金会主办的诺贝尔微流控主题高端论坛(2017 Nobel Symposium on Microfluidics)在瑞典斯德哥尔摩S?nga-S?by会议中心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和瑞典等10个国家的全球30位微流控领域著名学者汇聚于此,就微流控领域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应用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深入研讨。我所秦建华研究员受邀出席论坛并做专题报告。

  自1990年瑞士Andreas Manz教授最早提出微流控概念至今,该领域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因其涉及的学科多样性、技术灵活性与功能广泛性等特点,在化学、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并已发展成独具特色的前沿交叉学科。该领域的重要奠基人,美国哈佛大学George Whiteside教授在报告中系统回顾了微流控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事件,并将该领域想象地比喻为正处于“后青春期”。他特别强调,目前微流控领域已成功渡过了早期技术探索、方法学建立和初级应用阶段,未来将着重于在公共健康、医学诊断、环境监测和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应用与市场化。美国斯坦福大学Stephen Quake教授着重介绍了大规模集成微流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微流体理论与集成应用。美国哈佛大学三院院士David Weiz教授详细阐述了液滴微流控系统的多相流特性、物理机制及其在单细胞测序与精准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哈佛大学麻省总院Mehmet Toner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Luke Lee教授和荷兰特温特大学Albert van den Berg教授等分别介绍了集成微流控系统在肿瘤液态活检、快速医学诊断、干细胞和海洋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秦建华研究员以器官芯片为主题,介绍了这一新兴前沿技术在疾病模型、机制研究与药物评价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本次论坛是国际范围内微流控领域的一次高水平、深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展现了微流控技术与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深度交叉与融合发展的趋势,将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科技部近期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微流控系统已被列为人口健康方向的关键技术,由其延伸而来的器官芯片技术也被2016年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列为“十大新兴技术”之一。

  诺贝尔系列高端论坛主要由诺贝尔基金会发起,自196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62期,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声望。该论坛主要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出席,其目的在于促进多领域的重大科学进展和国际学术交流,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研讨与权威展望。(文/于浩)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